在從事護理專職還沒生寶寶的前幾年,常常聽見許多媽媽敘述自己因為月子沒做好,導致產後身體比較虛弱,有容易腰痠、感冒的情況接連不斷的發生,直到後來看中醫慢慢調養身體,幾年後才逐漸恢復元氣。
而我憑藉自己的專業、相關書籍和前輩的指點,很早就明白坐月子對產後媽媽身體的重要性,所以自己在生完兩個孩子後的一個月,我都乖乖躺在月子中心遵照指示休養食補,再加上一些簡單的運動,我很幸運沒有其他媽媽提到的後遺症,每天都能精神滿滿的對戰我家兩小。
坐月子是什麼?產後坐月子真的是媽媽調理舊疾的最佳時間?

在台灣基本上女孩們都對坐月子這個概念不陌生,但很多孕媽咪上網一查,發現傳統坐月子很多東西不能吃,甚至還不能洗頭、洗澡等等的就退避三舍,也會向我詢問:「坐月子真的規矩那麼多嗎?」
其實坐月子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主要是讓生產完氣血虧虛的媽媽好好休息、恢復臟器及身體,因為時長差不多在1個多月,所以稱為「月子」。但在過去生活條件沒有現代好,因此古代的坐月子是要持續6-8週的,再加上以前的建築、門窗不像現在那麼嚴實,產後如果碰水很容易受風著涼。
對比之下,現在暖氣、吹風機、氣密窗很常見,所以禁忌不會像古代那麼多了,時間也不需要到8週那麼長。
至於產後坐月子是否真的能順便調理過去的婦女病,或是像網路上傳說的女人第二發育,目前沒有明確的科學根據。依我自身的經驗來說,坐月子的期間只要恢復調理得好,身體骨骼和臟器就有比較高的機率可以恢復到產前的狀態。當然我們也是有聽過不只一個媽媽跟我說他們坐完月子後,過去常犯的腰痠毛病居然神奇消失了的案例。
坐月子最主要的6大原因!
原因一:生殖器官的恢復
媽媽們在生產前子宮肌細胞增長、變大,在生產時子宮頸及外陰充血、水腫。若是自然產的媽媽通常整個復原期需要56天左右,因此在坐月子的前幾週好好的靜養及食補,對於子宮及外陰的恢復是非常有幫助的。
原因二:身體臟器及骨骼的歸位
寶寶在媽咪的身體裡懷胎十月逐漸長大,媽媽的心臟、肺部、腎臟、輸尿管、腸道及骨盆都因位移受到影響,許多媽咪都因而有頻尿的後遺症。
所以在坐月子的時間,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太常走路勞動,這樣一來,這些臟器就會慢慢回歸到原本的位置,另外,產後使用束腹衣對臟器回歸及骨盆收緊也都是有幫助的。
原因三:藉由坐月子的特殊飲食,不同階段補足氣血虧虛
坐月子的飲食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每一階段進行的營養補充會依照古方調理並循序漸進,一般月子餐的階段性飲食與食療會先從由生化湯(生新血、去瘀血)開始,再來依序是修復子宮內膜、補氣,第三階段調理脾胃系統,第四階段是顧腎。
至於食補因為是在坐月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每一階段的飲食都不一樣,自己準備會比較麻煩,通常可以選擇訂購的方式,或是由坐月子子中心提供。詳細的月子餐內容我會在另一篇文章詳細說明。
原因四:提升身體的防禦能力,抵抗細菌
在生產的過程中,不論自然產或是剖腹產媽咪身體都會有很多傷口,加上全身抵抗力減弱,此時若不多休息、保持乾燥清爽,很容易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因此在坐月子的前幾週恢復期間,需要其他人先協助帶一下寶寶,讓媽媽好好睡覺休息提升免疫力。
相信我,通常在坐月子的時候會是你未來幾個月睡得最好的時光。
原因五:調整心理狀況
坐月子還有一個很大的功能是要犒賞媽咪懷胎十月的辛苦過程,所以在坐月子的這段期間,必須讓媽媽好好的休息、吃睡無虞。
尤其是剛生產完的媽咪身體內的激素、荷爾蒙較不穩定,若此時勞累傷神,容易有情緒不穩的狀況發生,這時如果能幫助媽咪有好的心情,對周遭的家人及寶寶都能有極大的好處!
原因六:有較高的機率分泌足夠且營養的乳汁給寶寶

在坐月子時上述五點如果調理得好,幾乎就決定了媽咪是否有較高機率分泌充沛的母奶給寶寶了!
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中有提到,想親餵的媽媽們最重要的就是足夠的水分、營養以及好的心情,因此在坐月子時好好休息,對母乳分泌極其有幫助。
延伸閱讀:常見10種追奶食物大公開,讓妳輕鬆哺餵不當「少奶奶」!
最後,坐月子雖然不一定可以讓你在一個月內變得比產前更健康,但是卻是幫媽媽們在往後六個月到一年的恢復期中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各位媽媽生產完可千萬不要怕麻煩,不論你是選擇在月子中心或是在家裡坐月子,都要記得好好的調理及休息喔!
延伸閱讀:月子中心坐月子好還是在家坐?三個重點分析給你聽
延伸閱讀:最新!2021振興五倍券:月子中心&月子餐最強優惠與攻略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