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我的新手媽媽好友帶著她尚未滿月大的寶貝來找我,焦慮的說:「這幾天寶寶臉長了一顆一顆的東西,我婆婆說是我懷孕的時候沒有去胎毒造成的。到底小朋友臉上長的這些是什麼?是不是我有哪裡沒照顧好呢?」新手媽媽的情緒,會因為產後荷爾蒙的關係,稍微聽到親友的疑問或指責,都會放大很多倍。我趕緊跟朋友說,寶寶在媽媽肚子裡面原是漂浮在溫暖舒適的羊水中,和媽媽以臍帶相連得到養份。因此出生之後,當臍帶一剪,寶寶就要以自己的力量活在這世上,成為獨立的個體。在初來乍到的階段,皮膚會出現一些生理性的正常變化,媽媽可以用平常心面對。
底下會一一解答幾個常見的新生兒皮膚問題。
寶寶皮膚脫皮,是洗澡水太熱嗎?
醫師回答: 新生皮膚脫皮
原本新生兒出生時皮膚皺皺,並包裹一層胎脂,寶寶一生出來護理師就會接手把寶寶擦拭乾淨,自此之後,皮膚就從接觸羊水變成接觸空氣,於是在出生一兩周左右,會有脫屑脫皮現象,尤其手掌、腳掌脫皮狀況會較明顯,通常在懷孕過期,也就是懷孕超過40周以上的新生兒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現象。
寶寶臉上白色小點是什麼?
醫師回答:粟粒疹或皮脂腺增生
(1)粟粒疹 (Milia)
粟粒疹大約是2公厘以內的極小顆白色表皮囊腫,大多長在臉部,也會出現在口腔,另稱為愛賓斯坦氏珍珠(Epstein Pearls),粟粒疹會在出生幾周後自行消失,這個是不需要治療的,千萬不要去擠它也不要用力搓洗喔。
(2)皮脂腺增生 (Sebaceous gland hyperplasia)
大概有一半的新生兒都會出現皮脂腺增生狀況,皮膚表現為1公厘大小的黃色丘疹,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都是在毛囊的開口處,以鼻子和額頭最常見,可能是由於在媽媽體內時,媽媽的雄性激素(androgen)刺激了皮脂腺的增生,大約在出生後4到6個月緩解。
寶寶也會長痘痘嗎?
醫師回答: 新生兒痤瘡 (neonatal acne)
新生兒痤瘡可以出現在2成的新生兒,大概在出生後第二周出現,並且在3個月內逐漸緩解,皮膚表現為臉頰和鼻子有小顆發炎的紅色丘疹,不太會出現粉刺,可能是由於新生兒於剛出生階段,有暫時性的皮脂腺分泌變多,也有研究指出和造成汗斑的皮屑芽孢菌有相關聯性。
為什麼寶寶小花臉長囟賽?
醫師回答: 脂漏性皮膚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
脂漏性皮膚炎最快可以在出生後幾周就出現,由於皮脂腺分泌增加以及角質代謝異常,頭皮會出現油膩黃色的脫屑,底部皮膚輕微發紅,嚴重的話會形成頭皮的乳痂(Cradle cap),除頭皮以外,臉部、腋下、尿布包覆的區域都是脂漏性皮膚炎好發部位,關於脂漏性皮膚炎的護理,可以使用嬰兒油或其他成份安全簡單的油類按摩痂皮處,再溫柔的以水洗掉,如果說症狀比較嚴重,也可以求診,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外用抗黴菌或消炎藥膏。
寶寶皮膚起紅疹了,是胎毒嗎?
醫師回答: 新生兒毒性紅斑 (Erythema toxicum neonatorum)
新生兒毒性紅斑在七成左右的足月寶寶皆會出現,不過早產兒身上反而不太常見。皮膚表現為斑塊樣1到3公分的紅斑,合併有小顆約1到4公厘的水泡或膿皰,大概在出生後1至2天就有會出現,出生後2至3周後消失。看起來皮膚紅紅一塊一塊的,常常會讓媽媽十分擔心。基本上這是個良性又很常見的皮膚表現,但仍要小心和其他也會起水泡膿皰的感染性皮膚疾病做區分。
以上簡單介紹了幾種常見的新生兒皮膚表現,媽媽如果發現這些問題可不必擔心,寶貝是會自行痊癒的。不知道各位媽媽家中的寶貝包辦了以上的幾項小問題呢?記得不要自行使用民俗療法或來路不明的藥膏,新生兒的皮膚很薄,藥物吸收力好,如果有問題記得看醫生喔。
胡怡萱醫師
現職: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經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醫學會會員
資料提供:胡怡萱醫師
訪談編輯:張少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