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一般大眾普遍已有正確的防疫知識:戴口罩很重要。但常戴口罩卻也引發了很多皮膚相關的問題。
前馬偕紀念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現任京硯診所皮膚科副院長的胡怡萱,說明了戴口罩可能引發的皮膚症狀,並針對臉部皮膚分享相關保養觀念與防護措施。
風險不高的區域,適時讓臉部透氣
胡怡萱表示,防疫期間口罩悶住呼吸而產生的濕氣及熱氣,會停留在覆蓋的臉部,如果本身有痘痘問題,嘴周及兩頰就容易冒痘和粉刺。
皮膚長期悶住容易產生的問題
另外,因為皮膚過於悶熱、潮濕,會導致臉部水分和油脂分泌失衡,進而產生出油、滋生細菌的情形,也都會加重脂漏性皮膚炎,常見症狀包含濕疹性皮膚疾病,臉上易見脫皮、紅疹或膿皰冒出。
另外有時候也會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例如過敏性皮膚疾病,容易紅腫發癢,抓破導致傷口。
還有酒糟性皮膚炎,常出現在眼周、鼻頭或臉部出現典型玫瑰色泛紅,容易灼熱發痛等病情。
需要時再戴口罩即可
想要減緩上述皮膚疾病惡化,除了按照醫生指示擦藥,適時讓臉部透氣也很重要。胡怡萱指出,「如果不是進出醫院,或是通風不良、人群擁擠的密閉空間等高風險區域,加上本身也沒有慢性疾病及呼吸道症狀時,是可以不用戴口罩的。」
布口罩或其他替代折衷方式
如果對於完全不戴口罩感到不放心,她建議在風險不高的地方,可以改用布口罩替代,尤其現在市面上有許多曲線造型、貼合臉型的布口罩,能做到基本的防飛沫。
有些人則是採取在內層墊一層面紙、薄棉布、沾溼的薄紗布等,減少醫用口罩的摺痕摩擦面部所帶來的不適。她強調,在不影響臉部密合度的前提下,可以盡量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記得勤洗滌和更換就好。
戴口罩又需化妝時,如何保護皮膚?
「如果可以,不化妝當然最好。」只是有化妝習慣,或是工作關係需要化妝的讀者,該怎麼辦?胡怡萱提出幾個解法:
1.覆蓋範圍不上妝
戴口罩的區域可以不化妝,這樣一來能降低口罩耗損率,以免唇彩或腮紅等化妝品沾黏到口罩,進而減少內層的防護效果。至於口罩未遮蓋的範圍,則可依個人習慣畫眉毛或眼妝,讓眼睛看起來有精神。
2.畫簡單的淡妝
濃妝再加上口罩是大忌!容易導致肌膚悶出油,化身痘痘的溫床。假如需要上底妝,記得選擇質地不會太油的粉底液,例如以清透的粉餅及蜜粉,取代含油量較高的粉霜,避免毛孔阻塞。
3.落實臉部清潔
除了做到每天確實卸妝,胡怡萱建議每天可以搭配洗面乳清洗臉部1至2次。如果外出返家後,沒有要再出門,就建議先洗臉,不用等到晚上洗澡才一次洗,一天也不需要清洗太頻繁,免得適得其反。
防疫作戰與臉部肌膚保養作戰的平衡點
長期而言,做好臉部皮膚的清潔與保養與工作,對臉部肌膚的維護,是很重要且必要的基本功。建議大家防疫作戰之餘,也要做好臉部保養工作唷。
胡怡萱醫師
現職:馬偕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經歷:台北馬偕紀念醫院 皮膚科主治醫師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台灣皮膚醫學會會員資料提供:胡怡萱醫師
訪談編輯:張少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