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好像不是一個好媽媽…」
「當媽媽不是一件喜事嗎?為甚麼我都開心不起來…」
「生完後,我覺得我好像都不那麼快樂…」
近期在診間聽到不少新手媽媽哽咽對我訴說著,有些手中抱著剛滿月不久的孩子,有些則一頭亂髮且頂著兩個黑眼圈輕輕地吐出「我是不是不應該生下孩子…」,之後靜靜地看著我,似乎尋求著我的否認,又或者是我的認同?
● 產後低潮(baby blues)與產後憂鬱(postpartum depression)
隨著憂鬱症在社會中逐漸受到重視,普羅大眾也對「產後憂鬱」這個名詞不那麼陌生。過去的資料顯示,孕期中女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生產壓力和覺察到轉為母職後責任增加的壓迫感,會讓婦女的情緒起伏很大,甚至變得憂鬱、無快樂感或容易莫名哭泣,這些情緒症狀被稱為「產後低潮(baby blues)」,高達30-75%的產婦在生產後3到5天內會出現這些情緒症狀。若這些症狀持續2週以上,就需要考量達到「產後憂鬱」的可能性了,而約有10-15%的產婦會罹患產後憂鬱症,尤其是有憂鬱症病史的婦女,他們在懷孕期間或產後將有更高的風險再次發病。依據最新的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 DSM)第五版中,「產後憂鬱」的概念已經歸類到憂鬱症類別中的其中一項,強調的是「分娩前後的發病(Peripartum onset)」。這代表著就算是孕期中的媽媽也會有憂鬱症狀,也需要家人注意其情緒變化,並給予情緒上或就醫上的協助。
● 產後憂鬱的治療
在臨床上,不管是分娩前還是產後憂鬱症,目前尚未有明確或統一的治療指標。雖然有些文獻會建議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劑,在討論醫療處置時,往往在考量畸胎風險和哺乳需求後,媽媽們多寧願自己承擔下一切不舒服的情緒,也不願讓孩子面對一丁點的風險,到最後都傾向於非藥物治療。
● 產後憂鬱可能的危險因子
在問診和討論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生產方式的選擇、要不要哺乳、親餵或瓶餵、坐月子的方式或地點、照顧寶寶的技巧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媽媽與其他家人意見不一致的議題,當中也可能穿插著不少指責性的言語,甚至是「情緒勒索」或「道德綁架」的輿論,這一切都將成為媽媽的情緒壓力來源。媽媽們在挫折和不被理解的感受之下,衍生出自我懷疑和自責的想法,再加上習慣壓抑情緒、擔心被標籤化、沒有可討論對象等的因素,進而惡化了憂鬱情緒,也是壓垮媽媽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懷孕過程的照顧也好,產後孩子哺育方式的選擇也罷,有很多的決定都有各自的利與弊,沒有絕對的好或絕對的壞,最好的可能是折衷的方式,唯在溝通過程中,雙方若能多一些同理,並給予一些彈性空間,可能會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當溝通或對話都只剩下辯論和指責的時候,留下的遺憾與傷害遠比想像中來的更多,也更重。
憂鬱情緒就好像感冒一樣,需要時就去尋求專業上的協助,不用把它藏起來,就有如一本書的書名「是情緒糟 不是你很糟」,這就是負面情緒而已,不代表你不稱職或表現不好。情緒症狀出現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試著認識它、瞭解它和面對它,在摸索怎麼成為媽媽的同時,也練習著好好關注和照顧自己,與孩子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起成長。
作者:放開心身心精神科診所 莊雯淇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