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孩子從出生可愛惹人疼的模樣,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成長,開始有自己的情緒、喜好,甚或隨著二寶的出生,父母的時間壓縮、心力消磨,陪伴孩子的品質漸漸下降,從夢想中的睡前一小時閱讀時光,變成 3C 育兒的父母放空時光,到了假日鮮少有機會出門與自然接觸,無形之中,孩子們的健康已經受到了損害。
放下自己的眼光,讓孩子增加嘗試機會
給予孩子「陪伴」是每個父母的理想育兒狀態,而在現實生活中,需要同時兼顧工作、家務,更難給予高品質的陪伴。
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常常看著網路上理想育兒的文章,無力感更甚,甚至,常常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的父母,而降低了再次面對生育的期待。但換個方式想,若把陪伴的時間與生活大小事合併,是否就有機會達到「陪伴」的定義呢?
從前認知的陪伴是「放下我們手邊的事,空出一段精心時刻,陪伴孩子」,但育兒一段時間後,發現孩子對大人的事情反而更有興趣,甚至比各種玩具、卡通還更感興趣,不妨試著改變陪伴的認知,調整為「陪孩子一起參與大人生活的大小事」,一起打掃廁所、一起洗碗、一起洗衣服、擦桌子……等。
也許孩子一開始沒辦法做得很好,但看著孩子滿足的表情,從小事培養成就感,願意嘗試、學習,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您的陪伴和關愛,同時也可以教導他們參與家務的重要性,增加了他們願意探索的契機。
放下專家的知識,給孩子有界線的自由
現代育兒與曾經年代已經不同,讓許多父母潛意識中投射了兒時傷害的內在誓言,「我以後不要當這樣的父母…」、「我以後絕對不打我的孩子」、「我要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等,卻忘了孩子從出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不曾受過傷害、經歷過困難,但我們將自己的曾經受傷經驗,化裝成保護與愛來為孩子思考,可能減少了孩子童年的不快樂的時光,是否也相對剝奪了孩子面對困難環境的韌性?
孩子在家獲得的無界限包容,未來都會在社會環境中面對及學習,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有天依然需要面對社會化的洗禮,不如從小教導孩子在自由中需要有規矩、懂得尊重長輩、待人接物,有助於孩子發展良好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觀,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不僅在家中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出門在外也有許多叔叔阿姨的疼愛與保護,是否更美好呢?
放手讓孩子跌倒,給孩子站起來的勇氣
「溫室裡的花朵」、「爛草莓」已經成了社會為下一代貼的標籤,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捨不得從小嗑嗑碰碰而保護得好,加上現今生活條件、科技進步下,生活不便漸漸被解決,孩子再也面臨不到曾經年代的環境,也不再普遍遇到困難的生活窘境,但別忘了,孩子在現有的環境下,是否有著比曾經好的機會,無論是發揮孩子腦海中的創意、想像,有時都令大人們自嘆不如呢!
多帶孩子出門走走,別讓我們的保護,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機會,特別在下雨天的時候,體驗大自然的氣候變化,下雨雖然濕濕濘濘的,但也許也是孩子在現今的生活環境中,會遇到最不容易的環境,只要父母勇於放手讓孩子探索,甚或在雨中跌倒,但別忘了孩子也有站起來的能力,在困難的環境中,父母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能給予孩子無限大的勇氣,也造就了孩子成就無限可能。
我是一個三寶媽,曾經為了網路知識焦慮、困擾,各種育兒專家的觀點,讓我認為自己無法勝任一個好母親,甚至看著網紅、部落客的育兒生活,漸漸懷疑自己是否無法給孩子優質的陪伴,與成長的空間,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感到焦慮也很失落。
最令我挫折的一件事,就是在下雨天要帶孩子出門,腦海中跑過各種孩子亂跑的情節、雨中滑倒的畫面,完全沒勇氣只好待在家裡,等老公回來開車再出門,直到有一天我們擁有了一把 LOHOY 童趣圓夢傘,這是一把擁有圓角骨架的兒童雨傘,第一次看到二歲的孩子自己撐開雨傘的自信,以及可以走在雨中的笑容,才讓我發現原來放手也是一種解脫。
放下曾經的焦慮與不安,放手讓孩子在各樣環境中學習及探索,培養孩子的自主及獨立能力,有天我們才能放心,孩子期待雨天的來臨,以及他們在雨中的歡笑聲,是我永遠無法忘記的美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