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龍寶寶社團,即可免費參加媽咪開箱大隊 👉

李坤珊:讀繪本學英文有用嗎?打破幼兒學英文的三大刻板印象

幼兒學英文,該怎麼開始?親子共讀英文繪本,能為寶寶的外語學習,帶來聽說讀寫的全面經驗。

早期親子共讀是爸媽最值得投資的事!【0至3歲寶寶早教閱讀盒】限時5折>>

「有沒有英語環境」是幼兒能不能流利使用英語的重要因素。與幼兒共讀英文繪本,雖然比不上生活在英語環境裡有效,但它提供了某種程度的全語文環境,確實能為寶寶的外語學習帶來聽說讀寫的全面經驗。接下來,我們先來釐清學英文的三個論點:

爭論一:必須在自然的外語環境?

「你是不是住在英語系國家?」「每天在家裡或學校,是不是有人固定用(甚至只用)英文與寶寶溝通?」假如是,你的幼兒就能自然而然學會英文,那是他適應環境的基本能力。因此,若家裡有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不妨孩子一出生,就請他固定用英文和孩子互動。

假如不是,不管孩子一個星期上幾小時英文課,他能流利說英文的機率就不大,因為英文在他的生活沒有實用價值。不實用,對幼兒來說,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沒有可運用及練習的環境,語文就學不好,因為人與人的「互動」,是幼兒學習語言(包括母語和外語)的必要條件。

爭論二:幼兒能不能學外語?

可以!就算你無法提供全外語的生活環境,寶寶還是能接觸到外語,尤其是英語。在台灣,英文四處可見,例如標籤、街上的招牌和路牌、電視節目和歌曲⋯⋯。

英文雖不是母語,但已是台灣孩子生活「環境文字」(environmental print)的一部分。掌握環境,是幼兒成長的目標。對環境文字產生探索的好奇,也就成了幼兒探索和學習英文的實用基礎。 在父母興致高昂的讓幼兒學英文前,有幾點必須提醒:

  • 最好讓嬰幼兒「探索性」的學習外語,而不是上課式的直接教導:比如,跟他一起唱玩ABC的歌和遊戲,比直接要他背ABC來得合適。
  • 最好讓寶寶從環境中、從運用中(功能性)學習單字和句子,而不是從教科書中學習:比如喝牛奶時,指著牛奶盒說「Milk! You are drinking milk.」這會比從英文教材中學習來得有效、有趣。
  • 最好讓寶寶從「語言的全面性」,如語音、語義、語形和語用,來全面探索外語:不是把學習過程拆解成先學好發音或字母、再學拼字等片段。

這樣「探索性」、「實用性」和「全面性」的外語學習模式,才能有效幫孩子扎下學習的基礎和興趣。

早期親子共讀是爸媽最值得投資的事!【0至3歲寶寶早教閱讀盒】限時5折>>

爭論三:為何讀英文繪本有效?

讀英文繪本雖然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每天與嬰幼兒共讀英文繪本,確實能提供某種程度的「探索性」、「實用性」、「全面性」的學習環境。我以英文的經典作品《Where’s Spot?》(小波在哪裡?)來說明共讀英文繪本到底提供什麼樣的養分和環境:

一、「探索性」:

英文有些語音、語法結構是中文沒有的,而這些不是成人能直接教給嬰幼兒的,因為幼兒學習語文的方式不同於成人。成人善於從單一面向(好比發音、文法)學外語,而幼兒卻是從整體面向(像學母語的過程)來學習。 所以給孩子一個充滿語文的環境,讓他去探索,他就可以從中自行歸納出語言的運用方式。那些方式,我們姑且稱之「兒童語法」。

兒童語法在成熟度上,與正規語法有差距,比如以「ated」來替代「ate」,以過度類化的方式,把所有的動詞都加上ed,那就會變成過去式。這樣的例子,正說明了幼兒是主動地在語文環境中,以演繹歸納的方式來探索。成人若想「有效」改正那些所謂的「錯誤」,常常是徒勞無功。有效的態度,是給孩子環境,讓他不斷地重新歸納他的兒童語法。共讀英文繪本,提供了這樣的整體機會,讓幼兒探索和歸納。

《Where’s Spot?》一書整體的情境包括:同時聽見語音、看見語形、歸納語意(藉由圖畫、成人和自己的背景經驗)、了解語法、體驗語用(比如同樣的句子,因語調不同,意義也跟著不同)。從這樣的整體經驗出發,當共讀的次數不斷累進、接觸不同繪本的經驗增加時,幼兒就有機會從中歸納出英文特有的語文特性。

其實這種從「整體到部分」的過程,很像肢體和動作的發展。身體肢幹的成熟早於四肢,大動作的發展早於精細動作。只要細心觀察幼兒的共讀行為,就可以發現從「整體到部分」的語文發展過程。比方說,你的寶寶是不是在重複共讀幾次後,就會表示要自己唸?這包括喃喃自語、以不同音調的「假性閱讀」;搶著補句子;告訴你漏唸或唸錯了。這些閱讀現象,都說明了幼兒學習語文的過程是從「整體到部分」。

二、「全面性」:

不管母語或外語,嬰幼兒的語言學習進程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小孩是先偵測到整體的意義、語調的不同,然後是句子,再來才是單詞和單獨的語音(a、b)。《Where’s Spot?》這本書的內文與外在結構,正提供這種全面性的探索機會。

比如說,本書的書寫結構,皆以同樣句型的問答組成:「Is he in xxx?」「No.」,加上小翻頁的設計,讓幼兒從動作、整體故事中順理成章的了解:英文問句是什麼?對話的形式又是如何組成的?這本書也以緊密的文圖對應方式,幫助幼兒偵測整體的文意、句子、段落,以及單字的存在和指向。例如,在「Is he under the bed?」這頁,圖文搭配得宜,加上內文物件都是幼兒熟悉的,共讀幾次後,孩子應能毫無困難的偵測到介系詞(under)和名詞(bed)的名稱。

書中重複的情節、句子和單字所在位置的一致性,經過一再共讀後,無形中也讓孩子注意到字母的形狀、文字的排列位置。所以,三歲左右的孩子,常有恍然大悟的反應:「媽媽,這是 he 嗎?這裡也有 he 耶。」

三、「實用性」:

不管學什麼,要記得牢、存得久,都得讓內容進到我們的長程記憶(long-term memory)裡。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內容經過多層的經驗和不斷的重複。多層經驗,讓內容擁有不同的儲存途徑,進入腦中的記憶庫,日後就容易順著多層的線索,找到和提取資訊。重複性高,能增強、鞏固對內容的記憶,日後回想,不需反覆思索,就可以立即提取資訊。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不管是物件的選擇(家中常見物品),或事件的取決(幼兒非常著迷翻箱倒櫃)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共讀時,很自然的會引發幼兒回到自己的生活中,找出共同的經驗來印證書中所說,並去了解內容指的是什麼,推論出事件的因果關係,因而有了閱讀的理解。

即使都讀同一本書,唸相同的字詞和句子,但每次共讀都會引發幼兒不同的關注與聯想。這讓孩子對內容有多層意義的理解,在記憶中增加不同的庫存位置和線索,也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類化能力,自動把書中的字詞和句子,運用和轉用到類似的情境。這就是為什麼,你的寶寶一看見書中與自己庫存記憶中類似的物件和經驗時,就會運用書中的單字和句型或背誦整本書,尤其是自己看書或玩遊戲時。這樣的共讀結果與反應,同樣會出現在共讀母語繪本上。所以,家長可以常常和孩子共讀,然後在日常生活中,把書中的情節、句子和單字用出來。與其花精力爭論寶寶該不該學習英文,不如想想如何把「接觸英文」當做是增加幼兒生活經驗的一個探索面向?把共讀英文繪本充分運用在生活的互動中,為寶寶的外語學習帶來「聽說讀寫」的全面體驗。

本文摘錄自「打破幼兒學英文的三大刻板印象」,經親子天下同意授權使用

早期親子共讀是爸媽最值得投資的事!【0至3歲寶寶早教閱讀盒】限時5折>>

👇👇登入會員,查看全台月子中心價格👇👇

台北 ▶ https://lihi1.cc/zuueq
新北 ▶ https://lihi1.cc/wqsAh
桃園 ▶ https://lihi1.cc/T8UAE
台中 ▶ https://lihi1.cc/ppKxq
嘉義 ▶ https://lihi1.cc/Zi25n
台南 ▶ https://lihi1.cc/XO1GS
高雄 ▶ https://lihi1.cc/CrV0

專屬新手媽咪的FB社團成立!

歡迎懷孕中和剛生產媽咪加入~
分享懷孕大小事以及各種育兒心得!
幫助各位爸爸媽媽接收正確哺乳、育兒知識
一起分享學習育兒經驗,互相交流討論
讓哺乳、育兒之路充滿喜悅

本週主打活動

PARTNERS | 合作品牌